常見memes及釋義

出自Favorites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这里只算是笔记一样的存在,可以浅浅的了解,在实际遇到不清楚意思的词汇且无法通过上下文推断时,直接搜谷歌、搭配如下网站:Urban DictionaryKnow Your Meme能不能好好说话 更高效。

前言

什麼是memes?

  meme,或者稱之為 迷因、模因,也是網絡文化、風氣、氛圍,在系列站點中,進一步的拓展為了互聯網上大小事件的集。也可以是單純的表情包,涵蓋某些特定笑點、蘊藏特點含義的圖文音頻和想法;也可也是你們小圈子內部獨有的梗,畢竟網絡就是以世界為單位小圈子而已;我們平時看的笑話、梗圖、或者一種社會風氣,俚語乃至於諧音,都可以稱之為meme。當然,不要本末倒置,不是它們屬於meme,而是meme指的就是它們,網絡文化及其衍生物的代稱。

如何「正確」解讀meme?

  首先,不同立場不同圈子不同思維方式的人可能會對同一個meme有着不同的看法,這是無關對錯的,但也不是可以隨性的,因為meme的傳播(在其傳播路徑中的社區內)需要達成共識,而這個共識,便是它「正確」的含義(至少是在這個流行趨勢中的廣泛理解,無關客觀對錯)。

  其次,如同 為什麼《孤勇者》這首歌成為了兒歌? 中所說,「當流行的勢頭發展起來後,流行的原因在傳播路徑上就不再重要了,所有猜想不過是事後馬後炮而已「。不必死扣事物的形成,世界沒有單調到一條線發展的地步。

  就比如anon或者Anonymous更多人熟知的「匿名者」這個黑客團體的代稱,而實際上,他是指的4ch一類的匿名討論板的用戶,最初網絡上的「匿名者」也是由4ch和當時主流的討論板及irc頻道的成員組成的,因為那些討論板默認暱稱就是「Anonymous」(或者說就只是在單純表達匿名而已),但隨着時間的流逝,很多人顯然並不清楚這段簡單的歷史,也沒有了解的必要。anon對他們來說是什麼意思也並不重要,甚至「匿名者」的稱號被濫用也無關他們的事。

  了解迷因或者說了解一個互聯網文化,是滿足自己的欲求心,千萬不要用來鄙視或者濫宣傳,滿足自己,而不是滿足凌駕於他人的心態。

到哪裡去接觸meme?

  這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迷因不是一項需要學習或者刻意研究的東西,而是生活中產生的梗、文化,經由拓展在廣泛的互聯網形成了一種共識,有人使用、有人理解,而不是需要專門去學習的東西,迷因也是由生活中產出的,而不是有什麼機構負責寫劇本宣傳的。

  話雖這麼說,由於文化差異,有些字詞和俚語的含義我們並不清楚,這非常影響我們的閱讀體驗,就如同外國友人跑來知乎一看什麼1450、vvvv、丁真、孫笑川、感恩、吳簽和一些諧音梗啥的也會一頭霧水不是,所以相關的注釋文章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一定程度上省去專門去了解其意思的時間和經歷。

  以及建議只做娛樂,不要本末倒置,被娛樂。還有就是陰謀論,像微軟的符號字體Wingdings預言了911之類的,看個樂子可以,但是陰謀論一旦上腦,就成了被娛樂的對象了。

  大可拋下名詞包袱,只當作普通的梗圖、搞笑圖來對待,為此有一些社區值得推薦:

一、可以見OSINT項目的reddit、tg子項目的memes分類,也是梗圖主要參考源。

二、4chan,各種意義上都不太主流,可能是某些梗的原產地,但絕不屬於梗的分享地(/wsg/此類專門分享媒體的板塊除外,可以參考參考)。

三、9gag,多為視頻/gif對中文不友好。

四、煎蛋,更新速度仁者見仁,且有人經常轉載reddit/ig等國外社區的未翻譯內容,還有就是抽屜這種國內的聚合站,質量等也自行分辨。

常見交流詞彙

擬聲/語言

  • baww:擬聲詞,指吵鬧或者哭泣的聲音。通常在回應令人沮喪的事情時說。
  • mwahahahaha…:擬聲詞,邪惡的笑(反派的邪笑的文字描述)。
  • baka:日語,白痴,笨蛋的意思,由於眾所周知原因,聽起來比較傲嬌的感覺。
  • om shanti:冥想用語,用來沉心靜氣保持心態靈魂平和,可用在與某些愚蠢到無藥可救的人對話後,來表述自己的憤怒和對 對方的愚蠢感到不可思議

表達態度

  • /s:諷刺,/sarcasm 的簡化。
  • /srs:嚴肅 /serious 的簡化。
  • 其他的太雜,並且不算常見/常用,通過反查找到一篇文章或可幫助理解:Tone indicators list
  • ngl:「老實說」「說實話」的意思,「Not Gonna Lie」的縮寫。更符合網絡用語的解釋是「不得不說」「有一說一」。
  • TL;DR:「太長不看」的意思,「Too Long Didn't Read」的縮寫。

表達對象

  • dude:老兄、哥們、夥計的意思,英語俚語
  • waifu(wife):二次元紙片人老婆(husbando指二次元老公)

表達情緒

  • lol:大聲笑 的意思
  • kek:魔獸世界圈中的 lol
  • FML:fu*k my life 我恨我的人生 縮寫

其他未分類

  • idk:我不知道(I don't know的縮寫)
  •  
  • itt:用來標定線程類型的,比如 「itt:聖王H的語錄」,你配上一些圖片和文字作為開題,其他人也將圍繞主題展開討論
  • moonspeak:表示聽不懂,略貶義,針對非英語的語言,尤其是不是拉丁字母的語言
  • rip inbox:收件箱RIP,指發布了一些容易被私信的帖子(如提到了一些很多人追求的資源),收件箱要被撐爆。

表示群體的

  • neet:NEET是首字母縮略詞,代表「不在教育、就業或培訓中」,常指的肥宅,所謂尼特族、啃老族
  • Hikikomori:縮寫為hikki,指在家中封閉不因任何原因出去,一般超過半年不出去即可被定義為如此。多是因為心理障礙,譬如自閉症,完全沒有社交活動,社恐之類的。簡單來說,尼特是靈活就業人士,hikki是自閉症社恐。所以兩者多有重合跡象,但還是有很大不同的
  • faggot:同性戀的貶義詞,gay這種算是中性詞的,這個是貶義詞
  • weeaboo:精日(自己不是日本人的前提下)
  • trap:變性人、偽娘、長着女人模樣的男的
  • ayys:外星人的代稱,源自湯不熱,因為很多外星人圖片都帶有「ayys lmao」標籤
  • graphomania:精神障礙,指沒有文學創作天分卻對寫作狂熱,譯為書寫癖或者書寫狂都可以

表示單位的

  • 1東=2分鐘:劉強東性侵案,女方筆錄中表示性行為持續了大概兩分鐘。
  • 1坤=2.5年:蔡徐坤練習時長兩年半,兩年半即為一坤年。
  • 1車萬=600人:淵源見:bilibili、貼吧我整理了一下這件事的時間軸(東方吧)咩2016吧
  • 2000¥>3000$:陳平不等式,稱「國內月入2000比美國月入3000刀過的更舒服。」
  • 1爽=1.6億 / 1日爽=208萬:鄭爽拍攝《新倩女幽魂》的片酬為1.6億,歷時77天。折合每日約208W元。
  • 一刺=103:Girls Band Cry第一個視頻觀看量只有103

公式

鳴潮公式:

【後方】是這樣的,【前線的將士】只要【全身心投入到戰場中,聽命行事,奮力殺敵】就可以,可是【後方人員】要考慮的事情就很多了。

SCIO是這樣的,流水線上的人只要按部就班的工作,好好打工,努力賺錢就可以,可是SCIO要考慮的事情就很多了。.

臥槽oo是誰: 來源參考臥槽oo是誰{萌娘百科}吧,隨着TGA年度遊戲的操作又流行了一波,也被稱做TGA公式。

GBC刺團在上海開演唱會的場外大神:

  • 哪裡聽 TOGENASHI TOGEARI 的上海演唱會最好
  • 當然是 VIP 席位了
  • 普通席位也可以吧
  • 聽群友轉播也不是不行
  • 我操地下車庫在哪裡

TGA頒獎:

  • 《黑猴年度最佳概率很大》
  • 《ff7也有可能》
  • 《不會是黃金樹吧》
  • 《臥槽兄弟小機器人是誰?》

其他詞彙

  • dmca:數字千年版權法案,美國的網絡版權信息保護法
  • 34號規則:萬物皆可r18
  • a/s/l:age/lex/lo 年齡/性別/地址
  • 紅藍藥丸:參考黑客帝國電影,在無知但幸福與清醒但痛苦間做選擇,網絡上多延伸為:給你幾個選擇你選哪些?
  • VIO:象形字,一般用於全身脫毛上,指女性的下體部位(看vtb切片時偶然得知)。
  • The quick brown fox jumps over the lazy dog:涵蓋了所有26個字母的短語,經常被用來測試鍵盤是否故障。
  • 鳥吧五趣:聞戴勝(臭),逗伯勞(凶),嚇烏鶇(記仇/被遠程攻擊),惹喜鵲,養夜鷺。
  • 逆打碼:在身着泳裝等少量但正常服飾的情況下打碼衣物部分,通過人腦渲染出裸體的效果使人浮想連篇增加色情度,日語叫:水玉コラ

4chan等社區常見詞彙

  • roll:參見(4chan b板回帖roll是幹嘛的?),裡面主要是針對本土化進行了描述,實際上國內有些群體也經常用到,搖篩子都是說roll,本身就代表一種行為,具體怎麼方便理解怎麼來就可
  • sage:Options欄填寫,這樣發表回復不會(置)頂線程就跟沒發表一樣,一般用來對付不喜歡但又要做出評價的線程
  • bump:頂、dd,沒啥好說的但是想要支持一下時可以拿來使用
  • Sauce:「來源/出處」的俚語,通常用來請求來源或者解釋
  • OP:樓主、發帖人的意思,Original Poster的縮寫
  • anon:anonymoous的縮寫,匿名討論版默認賬戶名稱,泛指*chan用戶。
  • GET:「里程碑」的意思,回復的編號是「靚號」,比如123456789或者333333333之類的,可以按照「第xxxx個關注者」、「第xxxx個客戶」理解
  • ancer:「癌症」,說人話就是 意為「玩濫梗」的貶義詞,濫梗小鬼到處都有,不懂沒關係,主要是有些人不懂被人指出後來嘴硬,國內地獄梗就已經完全淪陷
  • Newfag:沒有經驗的人。偏貶義,類似於x小將、蝗蟲
  • YLYL:You Laugh You Lose 你笑你就輸了
  • SPAM:垃圾郵件
  • Troll / Trolling:巨魔,發布釣魚內容、引站內容、騷擾內容、spam的人
  •  
  • /b/:泛指4chan /b/,隨機版塊,內容和人群混亂
  • /g/:泛指4chan /g/,技術交流版塊。
    • /ptg/:/g/的常駐線程,pt相關討論版塊,有不少無數規則的巨魔,因此通常被「cable」集團敵視。
  • Halfchan:半chan,指4chan,8chan(現為8kun)對4chan的稱呼,因為4是8的一半。
  • r/xxx/:指reddit的某個板(sub)。

顏文字

  • orz:「下跪」的意思,象形詞彙,通常用來標識「服了」「太強了」。
  • m(_ _)m:「抱歉」的意思,象形詞彙,有說是鞠躬,有說是士下座

其他詞彙

一些圈子内的事情可见:r/HobbyDrama 是专门收录一些圈子内故事的sub,不过趣味性自行分辨。

兔子洞

通常用來代指某個領域的入口(入坑)處。

是通往「新世界」的入口,連通着另一個世界/領域,亦可以指事件。

總之「兔子洞」是契機和關鍵節點的代稱,可以通過兔子洞深入了解某件事/人/領域/世界,獲得更多的信息和情報。

比如數據收藏癖,從入手第一塊硬盤,就「掉入」了兔子洞,不斷地在數據收藏癖的領域深入,挖掘更多的事物和情報。

再比如發生了某個事件,你決定調查它,亦進入了兔子洞,從這個事件中或許能牽連出許多驚為天人的秘密和背後的故事。

九轉大腸 是故意的

「是故意的還是不小心」

「事故意的」(自信+嘴角上揚)

--

「我保留了一部分xxx,這樣你才知道是xxx」

bilibli:頂級廚師九轉大腸原版 / 九轉大腸最全前因後果(補檔)

2023年(作為梗而非發生日)目前衍生度、知名度、生命力最強的梗了,可縫合性強。比如:【孤獨搖滾】經費對比版 的評論「我去除了大部分的經費,但是我保留了一部分(山田涼)」「是故意的還是不小心」「事故意的」

跟 能拉,只能拉一點點、真香 一樣屬於未知力量推動火起來的,至於為什麼火、火了之後當事人的言行就不追蹤了,作為梗在沒有濫掉的情況下有一定的喜劇效果就夠了。

paranormal 與 supernatural的區別

據我在一些超自然論壇瀏覽的經驗來說,paranormal,指一些未解之謎;supernatural,指幻想。

簡單來說,paranormal包括任何可能存在、有「科學」依據、或許有希望被證實或解釋的事物,比如RV(remote viewing)、鬼魂、占卜、ufo/uma、tulpa、Lucid Dreaming、Astral Projection、輪迴、網關體驗……

這些現象有些是傳統的陰謀論(比如鬼魂、ufo/uma),有些則是側重於精神的(比如tulpa、Astral Projection),有些則是神秘主義/玄學的(比如占卜)。

但他們總的來說都是有一定邏輯、線索的。只是無法被當前的科學所解釋,最終要麼找到這些現象的關鍵因素從而解釋它們(哪怕是解釋「誤會」的形成),要麼一些新的科學規律被「創建」(科學就是如此,人們不斷發現新的東西,並且可以去指定規範和運用它們去解釋新的事物)致使這些現象成為「科學現象」。總之它們的最終歸宿都是被「解釋」,只是時間早晚而已。

而supernatural是不切實際的幻想,比如scp、神、天使。這些永遠不可能存在、本就是被創造的不存在的實體。以及以它們為基礎所引發的現象。

不過,由於在日常的交談中,很多人並不格外區分它們的差異(因為還有Preternatural的相似詞彙,或者神秘主義、陰謀論、都市傳說這些更具體的詞彙)。而且有的作品也同時具備supernatural與paranormal元素,讓人無法區分。

*互聯網 用詞縮寫

  • Clearnet / Clearweb:表網,指普通的互聯網
  • Normie Net:與「主流社區」相近的英語俚語。
  • Darknet:暗網,特指以tor為主的匿名網絡
  • Deepweb:深網,泛指任何非可公開訪問的領域
  • 各種誤解的原罪還是各種都市傳說、亂用詞,本身詞語其實你知道意思怎麼理解都行,可以說darknet特指tor,也可以說tor特指tor,darknet指tor、i2p等一系列匿名網絡的統稱。但是千萬別對着別人說「你微信朋友圈也是暗網」,如果真的分不清,可以按照上面三種主流解釋理解。歸根結底還是一些特殊的協議,正兒八經的如i2p、ano、lokinet、dn42、ygg、GNUnet……也都可以了解了解,不過相對最知名的是tor。都市傳說有馬里亞納。
  • DOX:開盒,人肉
  • CP:Child Porn,通指兒童色情內容,也可泛指戀童癖壞分子。
  • LEA:Law enforcement agencies的縮寫,代指執法機構

性戀物癖

性年齡取向:

  • AoA(Age of attraction):吸引力年齡,指性取向年齡範圍、傾向
  • Nepio philia:5歲以下
  • Pedo philia:泛指戀童癖,在這裡可以指6-10 歲(青春期之前)的
  • Hebe philia:11-14 歲
  • Ephebo philia:15-19 歲
  • Geronto philia:對老年人有性吸引力

性目標取向:

  • Apotemnophilia:截肢癖

生命不安全

*以下內容或許會使您感到極度的不適,但並不包括任何媒體或者詳盡的描述,只有對名詞本身注釋時的解釋,但也請您謹慎選擇是否閱讀

  • NMS:not mind safe的縮寫,譯為「令人不安的東西」,包括血腥、強迫、噁心、怪異等等,屬於泛稱。
  • REKT:直譯為事故,字面意思,事故/意外,通常作為血腥/nsfl事件或媒體文件的標籤
  • NSFL:生命不安全的縮寫,指具有傷害(物理)性質的東西
  • 以上三個通常不分家,常用 NSFL/REKT 表達血腥的東西,NMS少用,不如前兩個指向明確
  • snuff:直譯鼻煙,被定義為「真實的謀殺紀錄片」
    • 常舉的例子就是摧毀戴斯(Daisy's Destruction,2012年一名澳大利亞人Peter Scully和他十幾歲的女友Liezyl Margallo於菲律賓製作),之前知乎也說過,這跟其實屬於BDSM兒童色情,或者說屬於【Hurtcore】。都市傳說是說的這是個邪教影視,最後把小女孩祭祀(殺)了,實際上這是天價(上萬美元)定製的BDSM影視, 初始版本就是一個影視被分成了4段片段+一個預告片,然後就被抓了,至於有沒有決定做傳說中的第五部,就不得而知了。現在小女孩也活的好好的
  • Hurtcore:直譯可以說「性剝削」,算是BDSM(極端)、強姦(強迫)的疊加升級版。(通常用來指兒童)
    • snuff中舉例的摧毀戴斯也屬於Hurtcore,其他屬於Hurtcore的比如【Bakky】(成人)、【Matt Estes】(兒童)、【Babyshi】(兒童)等等
    • 不過我不看BDSM,主流的BDSM是以傷害相互為樂,但是沒想着致人死地,不過好像一些BDSM中的極端現象,也完全可以屬於(內容表現上)Hurtcore,現在的人玩的太花了。(除了窒息這種會給大腦帶來不可逆的傷害的操作屬於科學認知誤區,或者它們真的不在乎,這就不知道這些人大腦構造了)
  • snuff的核心性質是謀殺,互聯網的公共領域不存在這種影視,多的是鏡頭、道具、特效,或者是「road kill」(已經死去的)。比如「5rhgereh」
  • 當我說「公眾領域」時,指除了愛潑斯坦那種權貴的玩法、n號房這種必須有內容貢獻才能進入的、需要有其他資深的人帶領才能加入的極度封閉的社區、線下或者小型變態俱樂部,這種近乎全封閉的領域之外的地方。而不是狹隘的指痘印貼吧微薄、4ch/reddit、kiwi/無政府主義社區……(注意,我強調的是「非狹隘」,而不是「表層互聯網」這種描述,簡單來說就是互聯網不存在分級,受眾群和話題的差異而已,具體的話就跟上面Hurtcore的舉例一樣,沒必要說那麼詳細,也不敢就這麼說,知道意思就行)

*互聯網 事件

  • Rapey.org及被開盒:相關鏈接:https://archive.is/WdTMzhttps://incels.wiki/w/Rapeyhttps://doxbin.com/upload/PedositesandIpshttps://doxbin.com/upload/Rapeyorgowner
  • Heaven's Gate:天堂之門的模仿網站,但據說還在通過出售VHS磁帶牟利。
  • let's all love miya:網絡「邪教」組織。
  • 「927事件」:簡而言之,一款索取相關權限後會播放淫穢聲音且不可控音量的惡意軟件在以學生為主的群體中被大範圍傳播的一個無聊事件。現在搜,都是19年的記錄,我記得之前也有類似的事件,不過這種低級手段什麼時候出現都不奇怪,印象中有人當時還問我(當時隱匿城還在),說他也轉發了這個軟件,我當時的回應是這種行為不好,不只是表象結果超過了「玩笑」的邊界,而且這類軟件是離不開索取如通訊錄等數據權限的,即使源頭沒有,傳播路徑中也會出現,畢竟會安裝軟件並「受害」的人在此領域是沒什麼隱私與安全意識的。反而能規模大到形成「事件」被討論,讓我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 只有一個用戶的論壇https://www.vice.com/en/article/jpgg5y/the-forums-with-only-one-user
  • 天涯 左央:可以知乎搜一下關鍵詞,涉及靈異噱頭,部分人的措辭可能讀起來比較讓人事後回憶起會有些發怵。(雖然完全不算一個領域內的,且那時候也是無聊隨便寫寫,完全沒打算用心,但也可以參考參考:中國有沒有專門處理靈異事件的部門? - 廢渣 2號的回答 - 知乎
  • Cannibal Café:食人咖啡館,該網站是由真實事件改編而來,2001年來自德國的Armin Meiwes在網絡上找到了一位自願受害者,他殺害並吃掉了自願受害者,次年被捕,最終被判謀殺判處無期徒刑。
  • pubg ransomware:pubg勒索軟件,中了病毒之後需要玩1小時(檢測進程程序名稱)pubg或者使用提供的密碼解鎖,娛樂性質。